close

👗「快時尚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將時裝周中展出的潮流服飾推出的商業模式。對於消費者來說,可以在很短的時間,以低廉的價格,買到新潮的服飾。

時序正值乍暖還寒,偶爾秋老虎發威、但轉瞬間又有寒流來襲的不穩定日子,在衣櫃即將換季、翻找出沒穿厚衣的時刻,發現多少衣服根本完全沒穿過、甚至忘了它存在衣服呢?

👗台灣興起從歐美吹過來的快時尚風潮,它顛覆了傳統服飾業的習慣、重新定義流行的風潮時尚,特別是在平價、俐落、美觀的吸引力上,快時尚服飾成了人們心中新寵兒。由於每一週就換一季,消費者對推陳出新、琳琅滿目的商品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,於是一直買、一直買,也沒想過自己是否真的合適……。服裝產業是世界第二大汙染產業,僅次於石油業,涉及生產、原料,紡織、製造、設計、運輸、零售等環節,快時尚更加速這個輪迴,讓環境承受更大的侵害。

快時尚真正的意思並不是「時尚」,根本就意味著快「取代」;它不是因為「需要」而購買,反而是因為「誘惑」而掏錢。即使你丟到舊衣回收箱,服裝也會散落在垃圾場中,而不是送到有需要的人身上,因為它太不實用了。這些衣服丟棄在垃圾掩埋場,十年都不會分解,這些衣物所產生的有毒化學染料,便會汙染當地的土壤和地下水,建議投資更少的資金在服飾上,除能省錢外也是對環境最大的友善態度。


快時尚產業不受監控且管制的影響,帶給地球許多壓力,根據統計每年有1280萬噸的服裝垃圾,被運往美國的垃圾掩埋場,估計到了2030年時,服裝業的碳排放量會比今天多出60%、也就是28億噸碳排放量。服裝製造過程需要大量的水,如果是有機棉花,製造一件衣服與一件牛仔褲需要5000加侖的水,中國和印度等主要棉花生產國面臨缺水問題,2030年用水量會增加50%,屆時可能連飲用水源都有困境。

近年來時裝季已成了一年52次的「換季」,隨著每週都有新的流行趨勢出現,快時尚的目標是讓消費者盡可能購買更多服裝。由於快時尚品牌行銷策略奏效,青少年近幾年已成主力消費群,他們透過大量消費流行服飾,在同儕間尋求群體認同感。在永無止盡的潮流變化下,價格低廉的快時尚讓服裝儼然變成「拋棄式」產品,就像可用過即扔的免洗餐具一樣,這種消費行為的改變,在美國也引發某種程度的環境影響。
製衣廠髒亂的環境
圖說:成衣廠的勞工的工作環境惡劣,髒亂不堪(圖說結束)

在穿著美美漂亮的衣服時,你可能不知道背後藏有多少血汗,大企業又嚴重剝削廉價勞工。

根據統計,全球約有7500萬人從事服裝製造業,其中有80%都是18至24歲的年輕女性,大多數人一天賺不到3美元(約台幣90元)。打拚18個月才賺到品牌CEO吃一頓飯的時間,當時尚的領導人大肆宣揚自己的業績時,工廠的勞工卻不斷被層層剝削,職場性騷擾的狀況也經常發生,以孟加拉首都達卡(Dhaka)工廠為例,曾有勞工遭到工廠工頭拳打腳踢,搖搖欲墜的廠房,不但高溫悶熱,還充斥對人體有害的各種化學物質。

快時尚成衣廠的勞工,工作環境究竟有多惡劣,或許是挑選流行服飾的消費者所難以想像的。

反對「快時尚」反對「快時尚」
歡迎按讚(推)並訂閱 劉詩娟花園粉絲專頁劉詩娟花園頻道,一起來認識我的世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劉詩娟 的頭像
    劉詩娟

    劉詩娟花園

    劉詩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