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十三行博物館」位於八里淡水的河海交接處,原是二級古蹟的十三行文化遺址改建而成,是個兼具古文物文化和建築美學的博物館,藉由館方導覽人員的介紹可以更加瞭解距今1800年到500年前台灣史前鐵器時代之凱達格蘭人祖先的生活樣貌,和了解得到建築美學雙首獎的博物館的建築特色。
館員與大家簡介十三行文化的歷史背景,接著提到十三行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,包括鎮館之寶「人面陶罐」、模擬十三行人所生活方式等等。
圖說:人面陶罐腹部生動的人面造型:微凸的眉脊、狹長的雙眼、微張的嘴角、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,充分顯示了史前居民精湛的製陶技術與豐沛的創造力(圖說結束)
圖說:雕紋陶罐雕紋陶罐鼓腹凹底的陶罐,表面刻畫雕鏤幾何花紋,於口緣與腹部上部,各有連續的帶狀幾何形文飾極為精緻(圖說結束)
圖說:考古體驗室,透過發掘沙坑中的貝類、陶片、石器、獸骨等,體驗神秘的考古發掘樂趣(圖說結束)
參觀完之後,活動這樣就結束了嗎?並不是還有有趣的皮製吊飾DIY等著我們喔!
臺灣梅花鹿為臺灣特有種類,對於平埔族原住民來說,鹿皮除了有信仰意義,也是日常生活物資。為使認識臺灣原住民之生活型態,規劃梅花鹿造型皮雕鑰匙圈DIY體驗課程,傳遞並加深原住民文化之瞭解。
圖說:模型圖章上有英語、數字與其他圖案等刻印(圖說結束)
圖說:我們在鹿頭造型上敲打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得鑰匙圈 (圖說結束)
本活動專題報導請參照【重返十三行】
地址: 249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
詳細資訊請上十三行博物館官網查詢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