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次我們「校外教學」去草山玉溪認識台灣多元的民族性!由專人解說原住民布農族的文化,共同來探索布農族濃厚的文化氣息。
圖說:我們圍成一個半圓席地而坐,聆聽布農族的生活故事(圖說結束)
我們圍成一個半圓席地而坐,坐在我們前方是擁有一半布農族血統的親子,述說生動有趣獵人之夜的故事,讓我們所有的人聽的津津有味。
圖說:躺臥在月桃編織的草蓆(圖說結束)
圖說:月桃籐籃、網、蓆等相關製品(圖說結束)
「惜路」展名譯自布農語的月桃sizu,月桃葉要曬乾三個月,再八個月才能變成可以編織的材質,我們躺在月桃葉編織的草蓆上,自然涼爽感完全不輸給辦公室的冷氣,舒適到能安穩的進入夢鄉。還有許多盛裝物品許多月桃編織相關物品,不禁佩服他們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的美德,反之我們現在大量使用塑膠製品導致全球暖化加劇,我們應該要想先人學習感恩的心。
圖說:體驗布農族的居家生活(圖說結束)
布農族因為各型嬌小,所以廚房的爐灶設得特別低,以前也不像我們有冰箱可以保存食物,所以都掛在屋樑上風乾保存著。
圖說:月桃觸覺極味覺體驗(圖說結束)
桃不同種類的種子與葉子有不同觸感和味道,有些起來像抹茶的味道、有些像中藥的味道…
透過這一場導覽讓我們了解過去從未認識的布農族生活樣態!真是滿載而歸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